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

12.甚麼是針灸

1. 甚麼是針灸?
答:針灸是指針刺及艾灸兩種療法。針刺法是利用金屬製成針具,通過操作手法刺激人體腧穴;艾灸法是用艾製用品點燃後在人體穴位上進行燒灼或熏灸。兩者均是刺激人體反射,調整體內平衡達到治療效應的。
針灸操作手法方面,主要分為基本手法(包括捻轉補瀉、提插補瀉等)及複式手法(包括燒山火、透天涼等)。另外,為了加強針灸的功效及作用時間,會進行留針(針刺穴位後留針一段時間)、電針(針刺上加微電流刺激)及温針(針刺上加上點燃艾灸柱)等。

2. 針灸的治療原則及作用是甚麼?
答:針灸的治療原則大玫致上可分為四方面:治神、調氣、守度及明法。
治神是指調整和養護神氣,及調節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。2)調氣是指調整身體內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平衡。3)守度是指遵從針灸中所需之法度。4)明法是指明確辨證和診斷基礎上確立治療大法。
至於,針灸治療的作用亦可分為三方面:疏通經絡、扶正驅邪及調整陰陽。
1)疏通經絡是因為針灸可刺激經氣運行,消除氣瘀阻絡之情況,適用於治療一般痛證、癱瘓等。2) 扶正驅邪的作用是透過針刺手法進行補或瀉。所謂「補法」,類似促進人體生命活動機能,適用於治療體虛型疾病;所謂「瀉法」, 類似清除人體之病理產物,適用於治療外感證、痰證或瘀證等。3)調整陰陽,即是調整人體內在生理平衡。

暈針

針灸療法是一種安全、高效的的方法,但若操作失當,或體位不當,或患者狀態不佳等原因,偶爾也會出現一些不應有的異常情況。今天就談談針灸異常情況中,最常見的暈針。

暈針是在針刺的過程中,患者發生暈厥的現象,多見於初次接受治療的患者。可因精神緊張,體質虛弱,醉酒、大怒、大驚,過度勞累、飢餓、口渴,或大汗、大瀉、大失血之後,或因體位不適,以及施術手法過重,而致針刺時或留針過程中發生的現象。

暈針時,患者會突然出現頭暈目眩,面色蒼白,心慌氣短 ,出冷汗,噁心欲吐,精神痿倦,血壓下降,脈沉細。嚴重者會出現四肢厥冷,昏迷不省。

處理的方法很簡單,醫師會立即停止針刺,將已刺之針迅速起出,讓患者平臥,頭部放低,鬆開衣帶,注意保暖。輕者靜臥片刻,給予熱茶或溫開水飲之,糖水亦可,一般可漸漸恢復。重者在上述處理後,醫師還會選用一些醒神開竅、固元培本的穴位,或針或灸,即可恢復。若仍不緩解,則醫師會考慮配合其他治療或採用急救措施。

暈針的預防主要針對其發生的原因,初次接受針灸治療和精神緊張者,應盡量放鬆,針灸時的感覺是酸麻脹痹,疼痛是很輕微的,而且針灸早已受國際所認可,對疼痛、安全性等疑慮應該消除。過度疲勞、飢餓者,應等進食、體力恢復後再去接受治療,要注意太飽也不適宜。此外,醫師也會注意患者的體質,選擇舒適可持久的體位,密切觀察其變化等。只要做好預防,暈針現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。

沒有留言: